之前,医馆来了位特殊的“客人”,他一进来就说:听说你能治肾结石,而且治的还很好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我说:很好谈不上,只是还凑合,恰好对了患者的证。

他说:我是中心医院肾内科的主任,我今天来就是通知你,以后肾结石患者来找你,你不许再治了,尤其是我们医院过来的。

我说:凭什么,患者找谁看病是他的自由,我身为一个大夫,哪有患者来了不看病的道理?

他说:你还问凭什么?我们科室好几个肾结石、肾囊肿患者,本来我们都计划好了让手术的,结果在你这,几千甚至几百块钱的中药就给治好了,你让我们医院的脸往哪放?不光如此,你还断了我们科室的财路,以后大家都来找你看,谁还来找我们?

我说:给患者治好病重要,还是面子、赚钱更重要?

他说:你别和我扯这些有的没的,我不是跟你商量,我是通知你,希望你能明白,我们医院那么大,要想搞你,让你行不了医,那是分分钟的事儿。

说完,开着门外那台锃光瓦亮的奔驰就扬长而去,他人是走了,可把我气得不轻,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。

明明是自己违背医德,抛弃行医的底线在先,还恶人先告状,说是别人的错。

就像前面说的肾结石、肾囊肿,在中医看来,压根到不了做手术的地步,手术只是应一时之急,长久来看,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。

那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?接下来结合一个患者的情况讲讲吧:

这位患者最近半年来,经常腰酸尿频,有时候尿里还会带血。后来到医院一检查,发现是长了肾结石。医生的建议是做手术,但患者由于工作原因,不好随便请假,便决定采用中医保守治疗。

起初,患者在做检查那家医院挂了个专家号,反复用清热通淋之品来治,效果并不好,症状也没有得到减轻。

患者一看,这不行啊,就开始四处向身边人打听认不认识靠谱的中医,后来在同事的推荐下,前来求诊。

诊见,患者主要症状有:腰部沉重酸痛,小便频数不畅、色黄,小腹部拘急,别人一碰就受不了,并伴有恶寒低热。

又看其舌象,舌淡红,苔白滑而腻。脸上是一片苍白之色,虚浮。

辩证后,开出方子:熟附子、巴戟天、鹿角、仙茅、白术、生地、熟地、补骨脂、仙灵脾、黄柏、知母、肉桂、金钱草、石打穿。

结果呢,患者服药半个月以后,腰部酸痛不但没减轻,反而加剧了,而且小便依然频数,颜色深黄。他还怀疑是不是药开错了,我让患者不要着急,再拍一个片子看看。

这一看,患者脸上有了笑容,原来从前那个右侧肾盂的阴影下降了,跑到右侧盆腔了,这就说明结石已经被“推下来”了。病情既然有了进展,那就继续用药。

临症在原方稍作加减,继续投用一个半月,最终患者不适症状消失,结石也顺利排出。

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其实,结石这个病一般来说考虑为湿热蕴结,清热利湿是常用的治疗方法,但对于这个患者来说效果却始终不好。

首先,患者小便颜色黄赤,有泌尿系结石,这是湿热蕴结于下焦。再看他舌淡,苔白腻而滑,脉沉细而软,面色苍白虚浮,这些则是肾阳虚的表现。

这两种情况怎么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呢?

这个问题很好理解,因为患者以往用的都是清热利湿之品,清热利湿必然性寒,性寒的药用到了一定程度,对他来讲就伤了阳气,使得肾阳不足。

同时,肾阳不足,肾的气化就没有动力,于是湿热盘踞在下焦,就更难有力量将其化散排出了。

这就导致你越是用清热利湿之品,体内的湿热就越难以化解,湿热蕴结和肾阳不足的情况就这样同时存在于患者体内了。

这个时候怎么办?

我们就得改变治疗方向了,先把患者的肾阳补起来,等到肾阳充足了,才有力量推导排解湿热,把患者的结石“推下来”。

因此,这张方子里面:

显然有大队的补阳之品,比如熟附子、巴戟天、鹿角、仙茅、补骨脂、仙灵脾、肉桂,这些都是补肾阳的。

生地、熟地滋补肾阴,用于阴中求阳,补肾阳的意图是非常明显了。

接下来我们看黄柏和知母,这两味药在于清湿热,知母清热,黄柏苦寒而清热燥湿。

石打穿是清热解毒、活血止痛之药;金钱草是传统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,能利湿退黄、利尿通淋,

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,总体看,无非是滋补肾阳为主,清化湿热为辅。这样一来,患者肾阳充足,湿热得解,那结石就被乖乖地推下来了。

外甥看病的理念要么手术,要么开进口西药,中成药,总之是哪个提成高就往哪靠,完全不管这个方法对患者是否有效。

这也是很多医生的现状,如果有一天手术盛行时,就没有能治好的病了,那是只有挣不完的钱!

我之所以一直坚持用便宜有效的纯中药看病,不是我清高,只是想将祖辈的理念传下去,只想帮助更多可怜的患者,医生这个职业不应该掺杂利益。

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去,只会成为人类的牵绊,钱多钱少有什么用?在生命面前一文不值!

上一篇:全球快消息!国家统计局: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x

推荐阅读

更多